沈錬(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石甑山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朝官员、锦衣卫。嘉靖十七(1538)年进士,历任溧阳、茌平、清丰县令,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百姓所称道。后因事左迁为锦衣卫经历。《明史》有传。
沈錬画像
近日,华脉书画博物馆收藏了一幅明代山水画,绫本立轴,长202cm宽38.5cm的墨宝正是这位明代锦衣卫经历沈錬的作品。沈錬为人刚直,雄于文章,长于丹青。此幅山水图所画松树立于崖上,挺拔苍劲,似其人写照。近山高树峻拔,远山云雾缭绕,岭头处劲松欲飞。构图高远,带有空濛淋漓之气,文人意蕴浓厚。
沈錬《山水图》华脉书画博物馆 藏
在画的左上角有款识:董源用笔有草颠之外气率,青霞耶。是其本人题款,并在落款处钤有一枚“会稽沈錬”的白文方印。
沈錬落款
钤印“会稽沈錬”
有道是“相由心生,字如其人,书,心画也”。沈錬的书法笔致内敛,沉着疏阔,行笔潇洒,笔画耿介,透出一股刚正之气,与其嫉恶如仇,豪放不羁的个性相似。沈錬传世作品不多,极其珍贵。在上海博物馆藏有其纸本草书《诸家送别诗卷》,长477.7cm高26.8cm,书于嘉靖丁未(1547)年。
沈錬《草书诸家送别诗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 藏
与沈錬有同乡之谊的书画家徐渭曾为沈錬作传,在《赠光禄少卿沈公传》一文中,评价沈錬“生而以奇骛一世”。以一个“奇”字贯穿一生,“文奇”、“政奇”、“谏奇”。那么如此有文采的沈錬,其人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一生。
嘉靖十七(1538)年,31岁的沈錬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溧阳县令。溧阳在当时的南京附近,江南膏腴之地,民熙物阜。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沈錬将仕途顺畅,前程似锦。但是他的意外,恰恰就是其性格。明史记载:“用伉倨,忤御史,调茌平。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短短几句,便道出沈錬考中进士后,为官之路的不易。因其为人正直,不阿谀奉迎,在溧阳为官期间,得罪了御史,遭到了排挤。荏平、清丰分别在山东、河南境内,地方虽然不算偏僻荒凉,然而和溧阳相比,无疑要差上许多。这种调任,虽是平级调换,但也相当于变相的进行了贬职,算是对他“伉据”行为的略施惩戒。可是,由于性格使然,在清平上任后,不知又得罪了哪个官员,最终被贬为锦衣卫经历。从一名正七品官员变为从七品的锦衣卫。
什么是锦衣卫?《明史·职官志》中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其中,在明代还有一批不会武的宫廷画家也曾被授予锦衣卫官职,如明代著名画家刘俊、吴伟、林良、吕纪、谢环、商喜等。在明代宫廷中并没有为画家特设的机构,宫廷画家只得袭用其他部门的官职。这其中,锦衣卫武职占相当大的比例。职衔都是锦衣都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等,但仅仅是领取俸禄,并不管事。因为在明朝的锦衣卫里设有一个镇抚司,除了掌管本卫的司法之外,还兼管各种宫廷工匠,其中就包括宫廷画家。因而,把宫廷画家归为锦衣卫也是有理可循的。在明画《出警入跸图》中,很好地描绘了锦衣卫这一形象。
《出警入跸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藏
在明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锦衣卫作为皇帝身边的直属部门,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吃香的职务。“经历”是锦衣卫下属经历司的僚员,品秩是从七品,负责“文移出入”,即往来文书的办理工作。他为人刚正,经常上书议论朝政。更特别的是,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十分欣赏沈錬,认为他是个人才,处处维护他。陆炳的母亲是明世宗的乳母,因而是和明世宗吃同一口奶长大的,他们从小就在一起玩,是小时候很好的玩伴。后来有一次,行宫起火,大家都找不到明世宗,是陆炳撞开门窗,把明世宗从火海中背出来。因而不仅是明世宗身边的大红人,更是他最信任的人。陆炳也与权臣严嵩交好,是严嵩的盟友。陆炳器重沈錬,让他做自己的近侍,常把沈錬带在身边,前途可谓一片光明。好几次陆炳带着沈錬去严府喝酒,沈錬也欣然前往。但这也间接的为沈錬埋下了祸根。
严嵩儿子严世蕃可以说是一名纨绔子弟,常喜欢在酒桌上借着敬酒的名义,虐待客人。沈錬性子耿直,常看不惯严世蕃嚣张跋扈,有一次便在酒桌上出头,替人打抱不平。不过严世蕃再强横,对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还是有所忌惮,正所谓:“打狗也得看主人”。从表面上看放过了沈錬一马,但暗地里却也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原本陆炳带沈錬跟严世蕃喝酒,是想帮他打点关系,没想到却反而和严嵩父子结怨。
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1505)年乙丑科进士。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明史》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并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严嵩画像
沈錬这种孤傲刚直的品格,既是他一生悲剧的源头,也是他忠名得以传颂至今的原因。嘉靖二十九(1550)年冬,蒙古瓦剌军入侵,威逼京城。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退敌之策,从早晨到中午没有一个人发言。惟退朝时,国子监司业赵贞吉一人大声说道:“臣以为天子应该拿出金银丝绸招募军队,亲自重赏勇猛之士,文武百官自会同心守城,敌人定会退兵。”沈錬更是极力支持赵贞吉的意见,并慷慨激昂地加以补充。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錬曰:“锦衣卫经历沈錬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
在当时,北方边患十分严重,又适逢内阁首辅严嵩擅权,瞒报军情,边境大臣争着送去行贿的礼物。沈錬眼看大明江山将要灭亡,心急如焚,终是忍无可忍,位卑未敢忘忧国。在一次醉酒后,沈錬当场写下了奏疏。《明史》载:“姑举其罪之大者言之:纳将帅之贿,以启边陲之衅,一也;受诸王馈遗,每事阴为之地,二也;揽吏部之权,虽州县小吏亦皆货取,致官方大坏,三也;索抚按之岁例,致有司递相承奉,而闾阎之财日削,四也;阴制谏官,俾不敢直言,五也;妒贤嫉能,一忤其意,必致之死,六也;纵子受财,敛怨天下,七也;运财还家,月无虚日,致道途驿骚,八也;久居政府,擅宠害政,九也;不能协谋天讨,上贻君父忧,十也。”以“十罪疏”弹劾严嵩,揭发严嵩父子罪行。只可惜皇帝历来多疑刻薄,刚愎自用。因而他的慷慨正义同样触怒了明世宗,暴怒之下的皇帝当即命令内阁拟下诏书:“沈錬去岁喧哗朝堂,无人臣礼,今复诬诋大臣,以自为名,廷杖之四十,谪田保安州。”廷杖后,一纸被贬去保安州为民。
沈錬携妻带两子在保安州(今河北涿鹿)以种田为生,生活十分艰苦。刚到那儿,他们更是连落脚的房子都没有。是州城北关的一个商人贾石因仰慕沈錬其名,主动腾出房屋让他们居住。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每天送来柴火大米,接济他们。虽沦落草野,但其发愤抗疏之心犹耿耿不能忘焉。时常与老百姓谈论些忠义大节的事,当地的老百姓都很钦佩他。沈錬还时常免费教当地贫困学生读书写字,以及做人的道理。由于保安州靠近宣府,基本处于对敌的前线,因而他目睹了大量因战乱而造成的悲惨事件。在《青霞年谱》上记载,他“目睹边事日坏,忧愤至忘寝食,往往发之诗歌文章讥切当世,大抵多归罪于严氏者”。因而虽远离朝堂,但在保安州仍以詈骂严嵩父子为乐。塞外的人向来憨厚正直,又熟悉知道严嵩的可恶,争着骂严嵩来使沈錬高兴。沈錬还绑人形稻草,做得像李林甫、秦桧和严嵩的样子,喝醉酒就聚集学生们来集中射这些箭靶子。有时沈錬跳上奔马到居庸关,向南交叉着手骂严嵩。这些事传到京城后,严嵩大怒。巧的是当时保安州所属的宣大(宣府镇、大同镇)总督杨顺正是严嵩的干儿子。且兵部侍郎杨顺在面对俺答的大举进犯,再一次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丢失城池40余座,任凭敌军杀死杀伤百姓万人。敌军抄掠退还之后,杨顺更是命令部属割下死者头颅,当做敌人的首级来向朝廷邀功请赏。沈錬获悉此事,在杨顺的庆功宴上献诗一首:“杀良献首古来无,解道功成万骨枯。白草黄沙风雨狂,冤魂多少觅头颅”。因而使杨顺忌恨不已。
嘉靖三十六(1557)年,严世蕃遣巡按御史路楷和宣大总督杨顺设计诛除沈錬。此时,恰逢白莲教教徒阎浩等人被捕,需招供多名嫌犯,于是趁机列上沈錬的名字。十月十七日,以与白莲教阎浩等人谋反的罪名,将其杀害于宣府,时年沈錬51岁,次子沈衮、三子沈褒亦被杖杀于狱中。只有幼子沈衺尚在襁褓,可免罪,随其母徐氏离开保安州,前往云州极边。而留在绍兴的大儿子沈襄,亦被下令抓捕,押往京城。沈襄到达后,每日必遭严刑拷打。恰巧后来事中吴时来上疏揭发了杨顺、路楷罪行,皇帝看后大怒,下令缉捕两人,沈襄才得以免死。
嘉靖四十四(1565)年,严嵩篡位的事迹败露,严嵩父子倒台。在严世蕃被处决的那一天,一位就读于国子监的学生,高举一块锦帛,上面高书“锦衣卫经历沈錬”七字。在亲眼看见严世藩的头颅被砍下的那一刻,这位学生失声痛哭:“沈公,你终于可以瞑目了!”于是恸哭着离去,闻者动容。这位学生正是当年沈錬在保安州所教导过的学生之一。
穆宗隆庆元(1567)年,朝廷下诏,褒奖敢于言事者,特追赠沈錬光禄寺少卿,任其一子为官,并在保安卫(今怀来县新保安镇)西街为他建立了祠堂。天启初年,追谥号忠愍。天下的士人百姓推崇沈錬的品德,钦佩他的正直敢言,自发将他的作品汇编成《青霞集》,因而得以传世。其事迹亦被加工成白话短篇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情节集中,形象鲜明,收录于《喻世明言》。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连环画节选
在2014年导演路阳执导的《绣春刀》中,男主角张震饰演的正是明代锦衣卫沈錬,虽说电影主要把目光投向明朝天启、崇祯年间,锦衣卫、东厂之间互相倾轧争斗,并为了剧情的需要,把与内阁首辅严嵩父子的斗争改为了与大奸臣魏忠贤斗智斗勇。但对沈錬的人物塑造却十分成功,有血有肉。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使历史人物更加的生动形象,也让大众对于沈錬其人,有了更充分地了解。
《绣春刀》沈錬剧照
沈襄,沈錬长子,字叔戍,号小霞,绍兴府学廪膳秀才。严嵩败后,朝廷为沈錬平反昭雪,沈襄得以父荫补官,知湖南安乡县,办案及时无留滞,岁饥赈济有方略,曾筑堤防洪,后人名为“沈公堤”。万历二十五(1597)年迁刑部主事,后官至姚安府太守。
沈襄少时好学剑,纵横习刺,能得其法。见窗下老梅,日摹之,后访画梅高手刘世儒于万玉楼,师之旬日,尽得其意,因悟其纵横之妙,与剑法同,遂以写梅、竹称绝艺。尤善墨梅,干随笔生,枯润咸有天趣。在《无声诗史》中,姜绍书谓襄“善画梅花,霜枝雪干,风骨崚嶒,自是清流之笔”。天启七(1627)年,胡正言纂辑《十竹斋画谱》,其中一幅《临冰梅图》即其手笔。卒年约七十,著有《小霞梅谱》,有自题梅花诗一百九十首。
我馆亦藏有一幅沈襄的墨梅图,绢本立轴,长125.5cm宽42cm,所作墨梅横斜而出,顺势而下,有着纵横之姿,以粗笔浓墨画梅枝干,以淡墨写花瓣,枝干苍老古朴,花蕊挺劲清秀,笔墨精炼。画面古拙而又自然,浓淡相间,层次分明,一片生机,描绘了梅花不畏寒冷,傲霜斗雪的情景。沈襄作品也不多见,仅有少量传世。
沈襄《墨梅图》华脉书画博物馆 藏
沈襄落款
在画的左侧有自题梅诗一首“爱尔开时傲雪霜,枝头常自弄春光。恍如姑射仙人醉,一片朝霞映晓妆。”并钤有栖霞馆(朱)、沈襄之印(朱)、万壑岩读书深处(白)三枚章。梅花自古以来,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它那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也寓示着其父不畏艰险,不畏强权,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
华脉书画博物馆 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