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画像
徐渭(1521—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天池山人……
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因误杀继妻张氏,囚禁七年后获释。
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贫病交加,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
尽,他自称“一个南腔北调人”。
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终年七十三岁。
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
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
书善行草,写过大量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代才人”。
能操琴,谙音律,爱戏曲,所著《南词叙录》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另有杂剧《四声
猿》、《歌代啸》及文集传世。
徐渭有不少作品传世,而这一卷轴草书《李白诗》,长142cm宽32cm,目前收藏于绍兴市华脉书
画博物馆。
徐渭《草书李白诗》华脉书画博物馆 藏
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落款:徐渭。
钤印 :天池山人(白文)。
落款“徐渭”
吴璧城:室名来苏楼,民国时江南著名收藏家。与张大千、吴湖帆交谊甚厚,收藏极为丰富。
徐平羽:原名王元健(1909—1986年),化名白丁,别号红豆村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精于收
藏。有一书斋名为”玉莲斋”,又名”青箱书屋”,收藏了许多精品佳作。
早年的徐渭是意气风发的,生活的苦难未曾消失,却是愈发磨砺坚定心志。
卷轴中的诗并非徐渭自作,而是选自于李白的《送羽林陶将军》(文后称《李白诗》)之诗文,诗
句气势高昂,字词之间藏有着冲天之志。
这一卷《李白诗》中并未有写作时的确切年款,在徐渭诸多作品中,能见到年款者寥寥无几。
在历史长廊中,未有年款之作并非罕见,只是对于后者,尤其是数百年后的考证者而言,无疑是一
件极为痛苦的事。
然对于徐渭的喜爱与崇拜者,终究会忍受这一种难言的郁闷之情,矢志不渝去探究那一个未知的时
代,历史中所经历过的一幕幕事迹。
《李白诗》的书写年代未知,只有从零星的线索之中,大致能够推断出徐渭书写这一诗时的年龄,
以及当时他所拥有着的,是何种的心情。
徐渭《多体书法王维诗》局部 华脉书画博物馆 藏
而遍观徐渭的一生,却始终是磨难大于安稳时日。
徐渭出生于1521年,因其父徐鏓的正妻苗宜人无生育能力,纳苗宜人的随从丫鬟苗氏为妾,生下徐
渭。
在他出生的百天,徐鏓便撒手人寰。
徐渭由苗宜人独自抚养成长,而至十岁,苗宜人将徐渭生母贩卖他人。
四年后,苗宜人病故。
徐渭转交由大兄徐淮,二兄徐潞抚养。
而至1541年,徐渭21岁时,二兄徐潞病死他乡。
四年之后,长兄徐淮因服丹药中毒身亡,而也因长兄去世,祖留房产被当时恶霸所夺。
然而对于徐渭而言,生活的痛苦不仅仅源自于现实的残酷,更源自于精神的无依靠。
徐渭一生娶过四位妻子,却始终没有一位能陪伴他走过人生的长久岁月。
在长兄去世次年,1546年,26岁的徐渭一生挚爱的妻子潘氏因肺痨病逝,留下一子徐枚。
1549年,29岁的徐渭买杭州女胡氏为妾,次年因待母劣,卖胡。
1559年,39岁的徐渭入赘杭州王姓,只是好景依然不长,夏入秋绝之。
两年后,41岁的徐渭由总督胡宗宪做媒,娶最后一任妻子,张氏,生有一子徐枳。
张氏给予徐渭的印象,大抵是一个浅薄而富有许多滑稽想法的市井女人。
生活与精神的双重苦难,终于让徐渭疯了。
46岁,因狂病复发,误杀继妻张氏而下狱论死罪,后得同乡“诸大绶、张天复”等好友营救,改判
长期监禁,免死。
隆庆六年,神宗即位,大赦天下。被囚七年,直至52岁除夕获假释得归。
出狱后稍过了一段较安稳的日子。
1564年春,入礼部尚书李春芳幕府,后与之发生纠葛和冲突,最终由好友诸大绶出面说情斡旋才解
危。
但经胡宗宪和李春芳事件的打击和凌辱,加上资产耗尽,他脆弱的神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至晚年病痛加剧,生活渐入困境。
只是与之相反,徐渭的大写意水墨画与狂草,却因为愈渐的磨难,逐渐攀向顶峰,直至手不能握
笔,直至生命的终结。
而正如之前所写,《李白诗》的内容极为豪放,且充满着高昂斗志。
依此推断,该卷轴书写于徐渭46岁之后的可能性较小。
1554年,浙江沿海的倭灾频发,绍兴一带也遭受到了倭寇的袭击。
战争使徐渭的另一根神经被突然唤醒。
1555年—1557年间,徐渭短衣混战士舟中观察敌情,写了《拟上府书》,并提出抗倭歼敌的战略
和建议。在历次抗倭战斗中,徐渭的才能和表现得到时任浙江巡抚胡宗宪的赏识。
1558年(38岁)初,徐渭受胡宗宪之聘,入幕府,管书记。岑港战役,他写了《拟上督府书》,为
胡宗宪提出抗倭作战计划。而后又写出了名动京师的《初进白牝鹿表》与《再进白鹿表》,深受其
器重。
这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此时的徐渭几乎达到人生的巅峰。
徐渭一生八次应试全以失败告终,科举无望,渴望以“隐”入仕。
以“隐”的方式帮助胡宗宪,来展现自己的文采和才能。
故“天池山人”极有可能是在徐渭这一段时间所拥有的名号。
落款“天池山人”印
《李白诗》是李白恭送羽林陶将军架楼船出使时所写,与军事方面关系密切。
若当时徐渭拥怀相同心境,则以他一生履历来看,书写本卷的时间极有可能是于35岁至38岁
(1555—1558年)期间。
徐渭的草书向来有狂草之称,字体有蛟龙翻腾之气势,情绪激荡,气韵如潮,扣人心弦,不修边幅
却充满才情和率真。袁宏道评论徐渭的书法: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
客也。
然卷轴中的《李白诗》,草书却依然未有摆脱早年的构架,相对规矩而以中锋运笔为主,尚未达
到“狂”的程度。
足以看出《李白诗》并非徐渭晚年作品。
综上三点推断,草书《李白诗》应是徐渭中年(37岁至38岁)之作较为合理,意气风发之时所写。
然而,考证并非只为追求画卷书轴被书写之年代,而是望以此看穿厚重历史的书页,找寻存在于那
一个角落之中的故事。
徐渭《行书文稿》局部
徐渭《行书文稿》局部 华脉书画博物馆 藏
历史的长河滚滚,这位历经了七十三个春秋的老者生活纷繁而细碎,无法一一究竟。
由于在下学术浅薄,或有对于徐渭研究不够深入,亦或存有错误之处,还望诸位能够批评指正。
徐渭自信自己书法第一,诗为第二,文为第三,画为第四。
然却是第四的画,让他成为了千古一孤峰。
这恐怕是他自己都未曾想到的事实。
绍兴青藤书屋
而徐渭对于后世的影响,也不可为不深远。
正如在他去世6年之后,当时中国文坛最杰出的作家,公安派的领袖袁宏道路过绍兴。
他在朋友陶望龄家里读到了徐渭的《阙编》,他被徐渭的文采震惊了,在这一个夜里,袁宏道在灯
影下读着,叫着再读,再叫,他不能自己,从此逢人便是说:“知道徐渭吗?他是明朝第一诗人
呢。”
而在60年后,一个伟大的画家八大山人看了徐渭的画,被深深震撼,从此开始水墨画大写意的新的
探索。
120年后,名重一时的扬州画派代表人物郑板桥临摹徐渭的画后,他被折服,从此有了一枚“青藤
门下走狗”的印章。
而300多年后,中国当代的伟大画家齐白石,他作诗吟道:“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
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
这便是徐渭。
永远的徐渭!
华脉书画博物馆 章观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