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1578-1645年),初名宪章,字宗周,18岁参加童子试时因纳卷者误以字为名上报。此后便以宗周为名,改字起东(一作启东),别号念台,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曾讲学于山阴县城北蕺山,学者尊称其“蕺山先生”。
他著作颇多,内容复杂而晦涩。有《刘蕺山集》十七卷,及《刘子全书》、《周易古文钞》、《论语学案》、《圣学宗要》等,均传于世。
刘宗周画像
绍兴市华脉书画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蕺山先生刘宗周的书法墨迹。纵130厘米,横29.5厘米,纸本立轴,为蕺山先生手书《李白诗》,字体圆润,字字清晰,笔力遒劲,笔精墨妙。
刘宗周《行书李白诗》华脉书画博物馆 藏
卷上写着“故人远辞黄鹤楼,烟花二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七言诗,落款“念台”二字,并钤有“刘宗周印”和“念台”两枚白文方印。
刘宗周钤印
然而,对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诗,我们可以看出有两处异同:一处是变“西”辞为“远”辞,原句的“西”仅仅写明了孟浩然去广陵的方向,而刘宗周的一个“远”字,既写出了回乡路途的遥远,更深藏着远离政治斗争的内心思想。另一处是把“三月”改为了“二月”,“烟花”一词形容柳絮如烟、鲜花烂漫的美丽景色。二月里的绍兴便已是柳絮纷飞,繁花似锦,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表示着他对家乡的一种思念,同时也点明了他这次二月回乡的特殊时间。
《行书李白诗》局部
墨宝落款处的“念台”二字,对于刘宗周来说可谓是意义深重。明史载:“刘宗周,字起东,山阴人。父坡,为诸生。母章氏妊五月而坡亡。既生宗周,家酷贫,携之育外家”。在他出生前的半年,父亲刘坡就病逝了,因而成了遗腹子。为了怀念父亲,起别号“念台”,所以也有学者称他念台先生,一些友人称他为念台子。
落款“念台”
这件墨宝来源可考,流传有序。在落款“念台”二字左侧有一枚朱白间文印“畸园秘笈”,经查考,这枚方印的主人便是晚清著名收藏家陈遹声。
“畸园秘笈”鉴藏印
陈遹声(1846-1920年)字毓骏,又字蓉曙,号骏公,又号畸园老人,浙江诸暨枫桥陈家村人。早年师从著名学者俞樾(曲园)。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松江知府。陈遹声对书画鉴赏的造诣颇深,著有《历代题画丛录》、《鉴藏要略》等。常用印章为:畸园珍藏、畸园秘笈、遹声私印、真赏等。
再从书卷左下角钤有的严群所宝(朱)、鬼物守护烦撝呵(白)两枚章中可以看出,此卷《李白诗》,为近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的后人,其堂弟严观澜之孙严群旧藏,且有题签:先儒刘蕺山先生真迹,丙申小除夕得于杭州。后四年庚子正月四日,后学严群敬识。
严群钤印及题签
严群:又名以群(1907-1985年),字孟群,后字不党,号一指,晚号怡适老人,福建福州人。是一位卓越的西方哲学史家、翻译家,擅长希腊哲学的翻译和研究,对书法和中国哲学也颇有造诣。
那么刘宗周的这件书法墨迹,怎么会到了陈遹声手上,后又成为严群旧藏呢?
据记载,陈遹声的父亲陈烈新便是刘宗周学生、绘画大师陈洪绶的裔孙。陈烈新(1816-1898年),字志全,号纯斋,入县学,补增广生,咸丰元年(1851年)选为教谕,同治二年(1863年)署嘉兴县学训导,是清代有名的藏书家。其祖上陈洪绶的藏书亦富于一时,陈洪绶的先人在元末明初曾建有“日新楼”、“宝书楼”以藏书。祖父陈性学是明朝万历年间广东左布政使(后为陕西左布政使),告老还乡后,在家乡诸暨陈家村新建藏书楼——“七樟庵”,收藏古籍字画和先人旧藏。后来,其子陈于朝继续搜罗古今书籍,充实藏书,使七樟庵藏书之富,时称“越中之冠”。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刘宗周与不满二十岁便离家客居绍兴的陈洪绶相识,陈洪绶拜其为师。陈洪绶的性格,深受老师刘宗周的影响。学识渊博的刘宗周在政坛上,清正廉洁,嫉恶如仇,敢于直言进谏,这种正直的思想影响了陈洪绶的一生。
崇祯十五年(1642年),刘宗周因为敢于谏言激怒了思宗皇帝,被革职为民。次年二月十三日,两袖清风的刘宗周在仆人的陪伴下从顺城门出京,踏上了回乡之路。临行前,陈洪绶含泪去送别恩师,赋诗一首,抒发“夫子受谴去国”的悲愤。综上分析,此卷《李白诗》应该是此次离京时所写,并回赠给了陈洪绶。同年七月,陈洪绶接家书也离京回乡,该卷被其一同带回了家乡,妥善收藏在“七樟庵”。
可惜的是明清之际,“七樟庵” 屡遭兵燹,书多佚亡。陈洪绶裔孙陈烈新百计收购,欲复先人旧藏,才得残书遗画数千卷。同治十二年(1873年)陈烈新因病引退归。在枫桥陈家村旧宅修筑“授经堂”,藏书万卷及各种字画。
晚清时期,其子陈遹声致仕归隐枫桥后,遵父遗愿,在授经堂旧址进行扩建,宣统三年(1911年)落成,兴建了当地著名的私家园林——畸园,成为其修身养性、读书著文、含饴弄孙的场所。后数年,又自各地陆续收罗书籍抄本,古董字画,收藏甚丰,“授经堂”成为了清末民初著名藏书楼。
民国九年(1920年),陈遹声去世,畸园部分藏品由其三子陈叔辛运往杭州,其中包括了此卷《李白诗》,使得其没有在抗战时间被伪军头目汉奸蔡廉所毁,保存了下来。1956年小除夕,严群在杭州偶然得到了此卷书法作品,十分喜爱。四年后,再次欣赏此卷,并为这卷墨宝题签。之后几经波折,现此卷书法作品由绍兴市华脉书画博物馆妥善收藏,其再一次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蕺山书院
有诗云:“山间淑气催桃李,蕺里书声出院墙。”离开污秽官场的刘宗周,选择蕺山梅香清芬的书院作为他的归宿之地。他开坛讲学,声望极高,被推为儒林的泰山北斗。在书院门口左右两侧山墙上分别嵌着“慎独”和“诚意”两个蓝色大词,这正是对刘宗周思想的高度概括,其学说宗王阳明,创诚意为主,慎独为功,人称之为“千秋正学”。
刘宗周召集诸生,于蕺山之麓会讲。会讲每月举行一次,到年终辍讲。每次会讲,刘宗周都令学者收敛身心,使根抵凝定,为人道之基。其学生有清代史学开山之祖黄宗羲、绘画大师陈洪绶、思想家陈确、文学家张履祥等,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才。
讲学课堂
在讲堂中部,上悬横匾“明德至善”,下挂刘宗周画像和两则对联:“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此为刘宗周的自题联,是其任左都御史时,挂在公堂之上的。后人在修复书院时添加。对联结合自身职务,意在自警,旨在自励。联中以水来比喻心中平静,为官清廉,非常贴切;作霜来形容胸怀正气,肃然凛然,极为传神。这也是他为官思想的写照。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刘宗周考中了举人,4年以后,考取了进士。因母病逝,回乡奔丧,没有受官。次年,北上京师赴选,任行人司行人。任官不到一年,就以侍亲为由,告辞还乡,在家闲居7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因人推荐,朝廷下诏恢复其行人司行人的旧职,后因卷入宫廷党派斗争,遭到小人上疏弹劾,失官回乡。天启初,明熹宗继位,起用为礼部主事。历通政司右通政,因上疏惹帝怒,遂斥为民。崇祯初,思宗皇帝起复被斥诸臣,任其为顺天府尹,宗周推辞。朝廷不允,君命难违,次年上京。后赴任工部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因与帝意见不合,再次遭到革职。福王监国时,起原官(督察院左都御史),痛陈时政,上疏请诛内外不职诸臣,成为众矢之的,受到排挤,福王不听,其无奈罢官家居。
刘宗周故居
纵观刘宗周一生,在仕名义上长达四十余年,实际上在官之日极少,绝大部分时日都是被斥落籍,教授乡里,读书著述。可以说,官场中的刘宗周对晚明政局只是一个清流中人,在万历、天启、崇祯、弘光四朝均未得到重用。小人当道,国事日非,既不能作济世之名臣,不妨作一个弘道之名儒。因此,刘宗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注重内省的治学道路。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成为了后来浙学的渊源。
浙学渊源
崇祯四年(1631年),刘宗周同陶望龄等同道成立了“证人社”。此时,其学术思想的主旨“慎独”已经基本确立,并以此作为自己学术思想的根本所在。程朱理学以为:“《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日慎独而已矣。《大学》言慎独,《中庸》亦言慎独。慎独之外,别无学也。” 刘宗周的“慎独”是另辟蹊径的,已经提升到本体论高度:“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他将阳明心学进行了修正,从而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他的弟子黄宗羲曾评价说:“先生之学,以慎独为宗。儒者人人言慎独,唯先生始得其真”。
崇祯九年(1636年),在京任工部左侍郎的刘宗周推出了他学术思想的第二个宗旨,即“诚意”。如果说“慎独”是刘宗周全部学说的宗旨,那么“诚意”则是他全部学说的根基。“无欲故静,静中养出端倪,是为人极,是为诚意”刘宗周的“意”是一种深层的道德意志。
明末清初,江南士大夫们纷纷降清,做了贰臣,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富有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刘宗周想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当世作一表率。在清军攻陷杭州时,刘宗周先生正在用餐,一听此消息,推食恸哭,绝食明志。终因绝食二十三日而亡,为大明殉国。清时,追谥忠介。可见,刘宗周并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清谈名士。对于蕺山学派,梁启超在他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给予的评价很高,认为“明清嬗代之际,王门下惟蕺山一派独盛,学风渐趋健实”。